发布日期:2025-08-17 21:07 点击次数:151
在汕头潮南区成田镇上盐村利息杠杆,青年影视编导郑一见正以影像为笔、以乡村为卷,用青春力量践行“文化兴乡”。从“返乡青年”到“兴乡青年”,他借着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东风,为家乡注入文化活力。
在郑一见的促动下,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走进上盐村,挖掘这里独特的乡土文化。
郑一见向来上盐村研学的师生介绍潮汕的非遗资源。
展开剩余74%一场以影像为桥梁,推动潮汕文化与电影产业融合发展的分享会正在进行。
生于美术家庭的郑一见,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到大学影视专业,将美术功底与镜头语言深度融合。2020年返乡后,他带领拍摄团队深耕潮汕非遗,4年间完成近100部视频作品。其中《潮魂英歌》以“英歌舞+法国街舞”跨界融合,4天斩获5000万播放量,让传统文化借影像“飞出去”。
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推介上盐村的“电影基因”。
郑一见和高校师生一起探索如何借潮汕非遗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郑一见的作品里饱含着家乡浓浓的烟火气。
2023年,郑一见回到儿时写生的上盐村,担任主理人。这座“中国电影之父”郑正秋的故乡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推动下焕发新生:蔡楚生故居变身公共文化场所,老旧戏台、碉楼全面翻新。他设计的“一村三地”规划,将古村打造成潮汕主题影视取景地、电影文化研究高地和数字游民社交地,整合传统建筑与非遗资源,构建“真实影棚”,为剧组提供场地协调、文化复刻等配套支持。
工作室里满是乡愁的文创作品。
向老师傅学习英歌技艺。
一名游客正在挖掘电影村的故事。
他还以郑正秋文化为核心,开展研究整理、电影节展等活化工作,启动“数字英歌社区”兴趣小组,并联合周边村落打造文旅带。通过“拍一个景留一个景”模式,让影视场景转化为茶馆、民宿,实现“文化赋能产业、产业反哺文化”的循环,郑一见正让潮汕文化的烟火气在新时代延续,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。
文图:汕头融媒记者 林黛婉 林鹏
编辑:丽娴
校对:敏秦
编审:凯航 燕春
编发审核:汕头融媒集团新闻采访中心
版权声明: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利息杠杆,严禁擅自转载、复制、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,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。
发布于:广东省
Powered by 炒股配资门户_股票在线炒股配资_正规股票配资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